查看原文
其他

“兵记者”在一线丨三尺灶台“勾勒”青春芳华!炊事员的一天原来是这般“酸爽”!

山东武警 山东武警 2023-11-07


文/图🖊   辛耀国   王  霑


以锅碗瓢盆为武器
以油盐酱醋为弹药
在三尺灶台前
在滚滚油烟中
书写着属于自己
不一样的迷彩青春
这就是最可爱的部队炊事员
他们默默奉献着
为战友们烹饪美味可口的饭菜


下面让我们跟随

“兵记者”王霑的镜头

走进武警青岛支队某部炊事班

一起体验炊事员的一天


夏日凌晨4点30分的青岛天还蒙蒙亮吹来的风带着湿润泥土的味道静谧的营区依然沉浸在梦乡而作为一名炊事员
他们一天的生活已经拉开了序幕

▲正在为早餐做准备的“兵记者”王霑


当兵这么久,听说能给战友们当一回“大厨”,我兴奋得不得了,提前一晚就把床铺搬到了炊事班!早上4点30分,炊事班的闹钟准时响了,我睡眼朦胧的跟着炊事班的其他战友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内务,用10分钟的时间洗漱,匆匆的一天便这样开始了。
炒菜,熬粥,做面点,这些日常重复的动作,让他们已经形成了肌肉的记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虽说今天我的身份是炊事员,但这顿早餐我其实并没有干多少活,最多算是打打杂。炊事班长李杨一眼就发现了我这个“新手”的工作效率不高,用他的四川普通话催我:“你搞快点嘛!早上时间紧的很!”
碰了一鼻子灰的我内心有点尴尬,原本以为能帮上什么忙,没想到还给战友们拖了后腿,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上午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正在学习切菜的“兵记者”王霑


时间转眼来到上午,看到炊事操作间不同颜色的菜筐、砧板,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原材料种类,避免混合使用带来的卫生问题,这些细致的分工让我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自己家做饭可能都没这么讲究。


配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看着今天中午的菜单,单单“酸辣土豆丝”这一道菜就需要40斤土豆,想到曾经战友口中的美味,竟来自眼下菜筐里看不见底的原材料。这一切让我有些“打怵”,我不禁问了一句:“这要切到什么时候?”炊事员程德君却淡淡的告诉我答案:“半小时!”

▲“专业选手”与“业余选手”的对比


程德君是中队的老炊事员了,当兵13年,他在炊事班待了13年。面对我们的镜头,程班长始终有些害羞,一直在我们镜头拍不到的地方默默忙着。虽然不善言辞,但他的厨艺在单位是出了名的。


▲正在准备水果摆盘的“兵记者”王霑


好不容易切完土豆丝,这才只是一道菜,还有五道菜还没有准备,真的是“知之非难,行之不易”,话不多说,赶紧干活,免得炊事班长再说我干活慢。

▲正在学习炒菜的“兵记者”王霑


被炊事班长一顿“思想教育后,我终于拿起了我梦寐以求的“铁锹”,在程班长的“监视”下,起锅烧油、倒入葱姜蒜,主菜下锅,不断地翻炒、翻炒、翻炒······后来我才明白,其实炒菜也是个体力活,怪不得炊事班的战友器械成绩都很好,这是有原因的!


“尝尝咸淡。”

“我这可不算偷吃啊,你让我尝的!”

“味道不错!”


▲正在学习制作面点的“兵记者”王霑


下午我又转战到面点房,跟着面点师孙浩然揉馒头、做花卷,烤蛋挞,做蛋糕,一下午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正在学习制定食谱的“兵记者”王霑

熄灯后,我又和司务长、给养员、炊事班长一起制定食谱,一直忙到深夜,此时的我已经身心疲惫······


每次开饭的时候,看着战友们大快朵颐,从他们满意的笑容里,我才明白炊事员他们辛苦忙碌的意义所在,从炊事员凌晨走向“战位”到美味佳肴让战士们“到胃”,其中这几个小时烹饪食材的“入味”,不仅仅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笔者手记



一天的炊事班生活,让我真切感受到后勤保障人员工作的不容易。忙碌却又充实是我最真实的感受,虽然没有手握钢枪的英姿飒爽,但是三尺灶台同样能够铸就忠诚。炊事班的灯永远都是熄的最晚,亮的最早,就像他们说的,虽然不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但是他们把三尺灶台当做战位,把手里的锅碗瓢盆当作武器,用他们独有的方式,为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发挥着作用。正所谓:


三更灯火五更鸡三尺灶台作阵地三五六日无全休舌尖连着战斗力炊事兵!你们辛苦了!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监   制:朱传强

主   编:李庆领   王宜海


责任编辑:杨一鸣

值班编辑:杨   洋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sm2018120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